車補低豈能成為不出差的理由?
中國教育網 2014-07-29 17:17:34
7月16日,《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下發,備受全民關注的公車改革在醞釀20年后全面啟動。(人民網2014年7月29日)
按照新方案,我國將取消副部級以下領導干部用車,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務出行社會化,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司局級每月補貼1300元、處級800元、科級及以下500元。地方補貼標準不得高于上述標準的130%,邊疆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標準不得高于150%。
新方案出臺后,有的官員說:車補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顯然,這些官員沒有理解車改的真正意義。公務交通不等同于出差,車補也不能等同于出差報銷,因為改革方案明確表示,“公務交通補貼保障范圍要與差旅費保障范圍搞好銜接,對邊遠地區和交通不便地區,要做好遠距離公務出行的差旅費保障”。車補與差旅費屬于兩個不同的范圍,出差也有明顯的區域界定,這樣看來,車補的多少并不會影響出差。
公車改革是一項節省國家開支,減少公車私用等違規現象的有力措施,是減少“車輪上的腐敗”的有力手段。如果把一項好的政策誤讀成不出差的理由,這樣既是自身認識錯誤,也會給工作帶來消極情緒,不利于工作的開展。
車改一方面需要被大眾肯定,另一方面也需要健全的制度保駕護航。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持續了20多年的車改才能走上新的歷史臺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