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改革讓公車真正姓公
中國教育網 2014-07-29 17:28:11
7月16日,《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下發,備受全民關注的公車改革在醞釀20年后全面啟動。(2014年7月29日,中國經濟周刊)
數據顯示,201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執行數為71.54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2.53億元,占到“三公”經費的近六成。巨大的公車開支從側面反映出車輪上的浪費和腐敗。
葉青表示,公車改革方案實施后,可較為明顯地減少我國財政支出中的相關開支,減少公車私用等浪費和腐敗現象。“現有公車估計最多保留10%,即20萬輛公車;可以節約1/3的公車費用,即1000億元以上,可能會達到1500億元”。
新華網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公務車主要用于三個方面:辦公事用、司機私用和干部私用。三塊“業務”各占約1/3。由此看來,公車竟然可悲的淪為了領導和司機的私車。
備受期待的公車改革在醞釀了20年之久后,終于全面啟動。此次公車改革就是要規范公車使用中的種種亂象,讓公車真正姓公。
當然,車改要想達到減少開支、杜絕腐敗等目標,還需要積極推進、嚴格落實。此前,部分地區在車改方面的經驗教訓,值得總結。
其中特別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要避免公車改革后車補過高,甚至是借車補變相給公務人員發福利,這樣的改革,只能是讓公車耗費的財政成本明降暗升,與公車改革借鑒財政支出的初衷南轅北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