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有聞過則喜才態度
7月11日至20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懷臣,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玉順,副省長甘霖、侍俊,省政協副主席高烽,分別前往樂山、阿壩、甘孜、廣安、雅安、綿陽出席指導當地市(州)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批評和自我批評坦誠深刻,既紅臉出汗、揭短亮丑,又相互加油鼓勁……(新浪新聞7月22日)
習近平同志在參加河北省民主生活時指出,“作為共產黨人,有話要放到桌面上來講。開好民主生活會離不開高質量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把這個“防身治病”的武器用好。”怎樣才能真正的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那就是要“勇于向自己開炮”。
我們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領導干部,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當作了形式主義,搞也可,不搞也可,意見提也可,不提也可;一些人喜歡聽假話,聽虛偽的話,聽溜須拍馬的話,容不得別人有一點批評的意見,把批評意見當作了和自己對著干,甚至給提意見的人“小鞋”穿。長此以往,根本就聽不到真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問題,最后有可能“千瘡百孔”,這是很危險的,因為諱疾忌醫終將“病入膏肓”。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就必須得有敢于擔當的勇氣和聞過則喜的態度,有“向我開炮”的胸襟,不能抱著面子不放手。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要自己抱有高度的革命熱情和對黨負責的精神,才會襟懷坦蕩,才會有‘脫褲子’的精神,也才會把思想作風整好。”一些領導干部有顧慮、有擔心,怕丟面子、怕揭家丑,實際就是個人主義、私心雜念在作怪。我們選擇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勇于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經常審視自己,敢于剖析自己,不斷修正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有接納批評的勇氣,才會從批評中獲取政治營養,才能不斷進步。
開好民主生活會的前提就是動真格,真亮劍,不捂不蓋。只有敢于“向我開炮”,才能把民主生活會開得徹底、開得求真務實的信號。如果各地各部門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都能聽到“向我開炮”的聲音,那這樣的民主生活會就開出了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