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干部民告官出庭值得喝彩
當前,“民告官”案件屢見不鮮,而作為被告的“官”,往往委托訴訟代理人或安排普通公務人員應訴。今年4月,重慶市南川區區長曹清堯主動坐上被告席,與當地村民就征地糾紛在法律框架下展開辯論,平等接受法律的裁判并最終勝訴,被稱為正廳級干部中出庭應訴“民告官”案件的第一人。(7月26日人民網)
今年4月,重慶市南川區區長曹清堯主動坐上被告席,與當地村民就征地糾紛在法律框架下展開辯論,平等接受法律的裁判并最終勝訴,被稱為正廳級干部中出庭應訴“民告官”案件的第一人。筆者認為,在大多數“民告官”案件中,我們很難看到“一把手”的身影,其實在法治社會,原告、被告是平等的兩方,沒有什么高下之分。作為正廳級干部的重慶市南川區區長曹清堯主動坐上被告席,和他治下的村民就征地糾紛在法律框架下展開辯論,這是法治的勝利,值得喝彩。
當前,很多社會問題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不相信法院,相信書記市長的情況比比皆是,一些能夠通過法院解決的問題,一些群眾始終不愿意,反而更希望通過信訪甚至鬧訪來解決問題,這是法治社會下不應該出現的問題,而且一些領導干部出于政績,出于穩定,出于面子等思想,花錢買平安。這也客觀上滋生一些群眾不依法辦事的心里,近年來一些地方群眾集體下跪、堵政府大門、堵馬路的現象時有發生,和那里沒有形成依法辦事的氛圍,沒有養成大眾有問題找法院的好習慣很有關系。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正廳干部民告官出庭首人曹清堯點贊、喝彩,只有我們更多的干部也積極行動起來,敬畏法律,一切問題,都在法律的框架下解決,真正和諧社會的建立,一些老大難問題的有效解決,才不是畫餅充饑。
當前,我們要建設法治中國,要走出“信訪不信法”“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怪圈。政府帶頭敬畏法律,依法辦事必不可少。因此我們要對正廳干部曹清堯民告官出庭喝彩,希望更多的政府官員能夠和群眾一樣,在法庭上平等接受法律的裁判。
- ·向“打白條”干部堅決說不 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