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就要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群眾
零星幾幢公房,三個“袖珍”小區,組成了松江老城區內面積僅0.16平方公里的岳陽街道景德路居民區。沒有保安,外來人員和老人多,四周小路四通八達治安隱患突出,這是社區干部人人見愁的 “燙手山芋”,然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錢蕊蓉卻一“捧”就是十五年,并使出“十八般武藝”將許多棘手難事兒一一化解,成為居民們貼心的“掌門人”。(7月28日《東方早報》)
52歲的居民老楊從戒毒所“幾進幾出”。4年前,再一次解毒成功的老楊回到景德路居民區?;貋淼漠斕?,錢蕊蓉便帶著慰問金上門,并在第一時間為老楊申請了低保手續。細心的錢蕊蓉發現他家沒有水管,飲水困難的時候,還想方設法找到了自來水公司的領導,為老楊爭取到了免費改造水管的服務。筆者認為,基層一線干部,每天和群眾面對面接觸,就應該這樣像家人一樣關心困難群眾的生活。
基層干部做群眾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心”入群眾,得到群眾的認可,如何得到群眾的認可,你把群眾黨家人,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群眾,去關心解決群眾的困難;像家人一樣去維護群眾的權益,去爭取群眾的合法利益;像家人一樣去關心、體貼群眾,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群眾的牢騷和不滿情緒,我們的干部一定能夠“心”入群眾,做好群眾的工作。
錢蕊蓉就是這樣“心”入群眾的高手,在岳陽街道景德路居民區大部分居民拆遷的工作中,面對群眾因為拆遷,而帶來的大量的家庭矛盾和鄰里糾紛,她始終堅持在政策范圍內盡力幫居民爭取利益,為了保證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她從物業公司和職能部門收集來的上世紀航拍資料,在密密麻麻印著邊長0.5厘米還不到的小方格上尋找每一家的具體位置,僅在景德路首批40多戶居民的動遷過程中,錢蕊蓉就為33戶居民爭取到了250多個平方米的補償面積,至少為居民帶來了250多萬元的經濟利益。像這樣對待家人一樣對待群眾的干部,群眾怎么會不喜歡,不尊重啦?
一個干部,如果你能夠敬群眾一尺,群眾一定會敬你一丈;如果你能夠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群眾,群眾也會把你當做家人,信服你。
-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持久踐行群眾路線 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