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26kwj"><object id="26kwj"><input id="26kwj"></input></object></button><s id="26kwj"></s>
    <button id="26kwj"><object id="26kwj"></object></button>

    1.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學校動態 > 正文

      干部收紅包被通報,亮劍四風不手軟

      中國教育網  2014-07-29 17:52:30

        記者昨日從三湘風紀網獲悉,湘西自治州機關效能辦、州優化辦近日聯合發文,對9起影響機關效能和損害經濟發展環境典型案件發出通報,狠剎“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不正之風。其中一例為花垣縣扶貧開發辦副主任向家文利用職務便利收受項目扶持對象紅包3000元和藍蓋芙蓉王香煙2條。2014年4月21日,向家文被行政記過處分。(網易新聞7月29日)

        干部收“紅包”就要被記過處分,彰顯了對違紀問題的零容忍決心,更給官員們的“紅包”情結戴上了一定緊箍咒。

        在一些領導干部心里,一直存在一種誤區,逢年過節或幫人辦點事收點紅包,是風俗習慣,算不上違法犯罪、貪污受賄,不違反原則,“收一點、拿一點無所謂”,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收紅包的樂趣;還有一些干部認為,私下收紅包,“天知地知我知他知”,不聲不響,沒有人會知道,對送上門的紅包,一概收入囊中。

        中國是崇尚禮儀的國家,紅包本是家庭親友之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民間傳統習俗,但這種習俗卻在變味。送紅包者把它當做一種情感投資,明修著“人情往來”的棧道,暗渡著謀取利益的陳倉,把它演變成了變相賄賂的遮羞布。

        當官更得過過“紅包”關,防線如果失手,后面的腐敗必將一發而不可收拾,最終陷入權錢交易的深淵,要知道大多數貪官都是從收看似小打小鬧的“紅包”開始,最終從“蒼蠅”變成了“老虎”。因為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送紅包者是要講求投資回報的,拿了人家的豈不手軟?

        干部廉潔自律,既要加強自身修養,筑牢心里防線,更需要強有力的制度約束。湘西對收紅包者不手軟,正是借著制度發力,這無疑是給官員們戴上了一定緊箍咒,更是用行動向一切四風問題亮劍。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1999-2017 中國教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54251116號-1

      聯系網站:zgjyw@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