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緊審批制度“籬笆”
《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明確規定了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并對嚴格控制辦公用房維修改造項目、全面清理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辦公用房、嚴格規范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作了具體部署。這充分體現我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決心,順應了堅持群眾路線、為民務實清廉的時代要求,有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維護黨和政府形象,有利于集中資金和資源,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然而,今年以來,江蘇、廣西、河南等多地出現新建辦公大樓閑置現象。4月,僅黑龍江一省,就有三個地方被曝光政府違規興建辦公大樓或新建辦公大樓閑置的情況。多地新建辦公樓閑置,給出的一個共同理由是——“風聲緊”。究其根本,還是審批制度關卡不嚴,才會導致“新建大樓不敢入駐、一建成就改造”。
想要改變這些奇葩現象,首要在于防患未然,扎緊審批制度“籬笆”,其次在于物盡其用,盤活閑置大樓。
倘若新建樓堂館所辦公用房能嚴格按照審批程序、要求,也不然出現現今的局面。而事情的發生也可以說是對制度漏洞的暴露,當要之急,就是查找出究竟是哪里出的紕漏導致不合規新建樓堂館所、辦公用房和超標辦公用房的存在。及時查漏補缺,也為時未晚。若是人為作祟,必要追究責任人,嚴加懲罰,以反面案例警醒世人。
事情已然發生,閑置的樓房是巨大的資源浪費,更要亡羊補牢,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對于整頓后多出來的辦公樓或辦公面積,可以向社會招租、提供給社會公益組織使用等,甚至可以采取拍賣方式出讓,將這些公共資源充分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