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課”受歡迎 將逐步走進阜陽中學課堂
據中安在線報道 時下,機器人已不是新鮮事物,但對許多人來說,制作機器人尚有些遙遠。不過,隨著機器人培訓機構和校園機器人社團的成立,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學習機器人,并表示出對機器人走進課堂的熱切渴望。不禁有學生問:機器人何時能走進課堂?
學生家長歡迎開設機器人課程
最近,一直期盼學校開設機器人選修課的張旋有些失望,“本以為這學期在學校就能上機器人課程,等了兩個月都沒有動靜。”對此,喜愛機器人制作和編程的張旋表示,有機會將到機器人培訓機構學習。
阜陽市中小學生有類似想法并付諸行動的不算少。新夢想科技教育中心是阜陽市最早成立機器人培訓的機構,兩年多來,從最初的兩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七十多名,“可以看出許多學生對機器人非常感興趣。”該機構負責人高雨介紹,越來越多的學生想學習制作機器人,家長非常支持。
唐帥是阜城一名初二學生,在新夢想學習機器人編程和制作。唐帥的母親說:“如果機器人培訓能從校外引入校內,一定會得到不少學生的認可。”
高雨介紹,學習機器人是掌握一種永久性的技能,在培養技能的同時,學生還能逐漸養成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學會自主學習。“以校內課程的形式開展機器人學習,不僅可以進一步普及和推廣機器人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學校支持是開課助推器
在城郊中學,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從機器人興趣隊發展到興趣班,這源于一次次比賽收獲好成績的結果。
2014年,在第16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中,城郊中學6名參賽學生有4人獲得一等獎、2人獲得二等獎。此外,在其他市、省、國家級機器人比賽中,城郊中學同樣也取得了優異成績,這與學校加大對學生科技創新技能培養的投入密不可分。
建設學生創新活動中心、購置設備、鼓勵參賽……“下個月,我們學校6名學生將赴韓國首爾參加第17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城郊中學電教信息中心負責人李廣洲介紹,相比去年,今年的比賽不僅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還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專項資金的支持。
“學生喜歡,學校支持,機器人及其他科技創新相關的項目在學校才會開設得更多。”李廣洲說,目前學生學習機器人以學校輔導、校外培訓的形式多見。然而,隨著機器人興趣班人數的不斷增加、學生參賽獲獎的頻次逐漸增多,“學校有可能將機器人作為一門特色課程開設,以普及學生的科技知識,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不過,盡管在阜陽市部分學校中,機器人社團、興趣小組等活動競相開展,但仍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學生想要學習機器人及科技創新知識的渴求。
培訓機構與學校聯合推動
早在2003年,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就已將“人工智能初步”與“簡易機器人制作”分別列入“信息技術課程”和“通用技術課程”選修內容中;2010年,教育部與樂高教育合作,實施“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致力于培養機器人教師。但從總體上看,機器人教育在我國中小學尚處于起步階段。
“師資短缺是一方面,教學設備和資金也是一個難題。”市電教中心負責人介紹,相比教育水平先進地區,阜陽市在機器人教育領域的認識和理念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過,縱觀近幾年阜陽市中小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獲獎的質量和數量,在全省處于靠前位置。
不過,該負責人還提到,機器人教育在阜陽市整體基礎較薄弱,家長對學生科技創新技能培養的意識也不太強。李廣洲介紹,高校自主招生對學生科技能力的重視,有助于科技教育的推廣,“如果中小學校不斷提升對科技教育的重視程度,將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市電教中心負責人認為,機器人培訓機構與學校聯合,為學校解決師資和設備短缺的難題,根據實際情況,落實科技教育在學校生根,這將有利于阜陽市中小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