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26kwj"><object id="26kwj"><input id="26kwj"></input></object></button><s id="26kwj"></s>
    <button id="26kwj"><object id="26kwj"></object></button>

    1.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評論 > 正文

      變相體罰惹禍端,這個教訓該誰買單?

      原創  2015-09-22 16:46:03

        江西省南昌市政府新聞辦22日凌晨發布消息稱,該市一中學生被班主任罰跑步后暈倒,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涉事班主任已被停職,并接受調查。(中國新聞網2015年9月22日)

        天下事死者為大,不管你有天大的理由,任何人都難以熬過死者降給他們的罪過,因此,遇事忍著點,從多角度去慎思而選出“妙法”解決問題最好。“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生米中學八(3)班18位未完成語文作業的學生被班主任王某叫到操場上跑步5圈(每圈180)”,這位班主任,從管理學生的角度來說,是位很嚴格的老師,采用此種辦法不外乎是讓學生看看學習吃苦?還是體力勞動吃苦?可好心卻辦了壞事,這正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可萬萬沒有想到,厄運怎么就會降到這位班主任的頭上來了呢?

        “學生李某暈倒”,經過120的急救,“但搶救中無效死亡”,這是意想不到的天災,從心里角度來講,此為學生身心素質是否有問題?值得考究;此學生身體素質是否有問題?值得探究;此學生是否有潛質性的疾病?值得法醫去研究;但這些都不是教育人要關注的問題,值得關注與探討的問題是教師如何處理“未完成語文作業的學生”?學生未完成作業,試想?作業量是多少?為何18位都未完成?18位學生占班級總數的多少分率?除了“罰跑”法難道就沒有其它辦法管理學生了嗎?法官和主管局一定要從此追究其當事人、甚至是學校來擔責的;作為教育者,在學生管理方面,我們該如何使用正確的而又恰如其分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折服于教師,這才是值得探討的主要問題;作為教育者,應該多多去研究學生的心里,他們需要什么?他們在想什么?我們使用什么方法他們才能接受?我們使用什么計策才能達到異曲同工的效果,這才是教育者人應該做的事情,不管教學提質的任務有多繁重,不管社會如何看好提質量,都應該明白事理而為自己買一份“安全保險”來脫離這飛來的“煩惱”。

        “揚黃牛精神,做平凡工作”,教師這份工作來之不易,上級壓力大(排名次,以質量論英雄),社會壓力大(誰班高分多或高考學生多,誰班老師就優秀);個人壓力大(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家庭壓力大(早出晚歸,妻兒忽視),做教師難,當一名優秀而合格的教師更難,“罰跑”案例留給了教育的思考,留給了社會的議論,留給了教育者的更是反思,“罰跑”案例殃及社會,殃及了學生家庭的幸福,肯定是要給個說法的,這慘痛的教訓又該誰來買單呢?(文/等得久)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1999-2017 中國教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54251116號-1

      聯系網站:zgjyw@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