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觴:沖破“霾伏”需有勇有謀
中國教育網 2016-12-29 14:33:51
近日,中國多地陷入十面“霾伏”,出現大片最嚴重區域性重污染霧霾天氣,眾多城市紛紛啟動機動車限行、企業停限產等應急措施,全力消減污染物排放。然而,這種臨時性的經驗措施已經越來越難以奏效了。
霧霾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與身心健康,通過限停來治霧霾當然是好,但終是治標不治本。從長遠來看,解決霧霾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這就需要“有勇有謀”,走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之路。
所謂“有勇”,就是要有勇氣打破藩籬,拋開眼前利益,改變經濟增長模式。所謂“有謀”,一方面要有計劃地削減原有發展規模,一方面轉變發展思路,大膽創新,更新生產設備,提升經濟增長的科技智力含量。
在有利潤可得的情況下,企業不愿意更新設備,這是一種常規思維。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面臨新的技術革新,正是這種常規思維讓英國的企業都維持著蒸汽機的運轉,結果在電氣時代落在了美國和德國的后面,終于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要有打破舊有的常規思維的勇氣,不被利益所牽絆,不被新的事物所嚇倒,在新能源、新技術的應有和開發方面舍得下本錢。
轉變發展模式,走科技創新之路,這應該是一種共識,也是根治污染,沖出“霾伏”的唯一道路。但沒有“勇”“謀”,一切也只是水中之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