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26kwj"><object id="26kwj"><input id="26kwj"></input></object></button><s id="26kwj"></s>
    <button id="26kwj"><object id="26kwj"></object></button>

    1.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正文

      在教育“內卷”化的時代中 如何讓孩子適應未來

      壹點網  2021-05-17 17:12:38
      作為“小”系列的第三部,《小舍得》聚焦“小升初”階段教育問題,剛剛上線就引發熱議。背誦1000位的圓周率、現場表演唱歌、互相攀比、家長爭寵……普通的家庭聚會活生生變為大型“拼娃”現場,真實反映現實的劇情引發了眾多家長的共鳴。

      不論是像電視劇里的“攀比式養娃”,還是最很火的“內卷式雞娃“,都揭示了家長養娃的無限焦慮。教育“內卷”化,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變得筋疲力盡。

      “十四五”規劃綱要關于教育也有些許變化,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立德樹人、樹立文化自信、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創新能力。提倡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學生需要設置相對應的培養機制,對未來學生素養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新高考改革已經到來,考試題型相較原來有了很大變化,部分省市中招體育成績也占據了更大比重。

      那作為家長如何在教育“內卷化”的時代中培養適應未來的孩子呢?

      記者在走訪了多所學校后,發現有一所學校在2019年變革后定下的辦學理念和“十四五”規劃綱要對國家育人目標的方向不謀而合。這所學校的辦學宗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辦學理念:“教育改變命運,自信點亮未來”,育人目標:“人格完整、優勢突出、善于合作、適應未來”。它位于著名的僑鄉福清,“中國民辦十大知名品牌學校”——福建西山學校。

      從1994年的西山文武學校到2021年的福建西山學校,可能大多數人還不了解的是福建西山學校的教學成績以“出口”高考而言,2012年以來,高考成績連年攀升,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目標,眾多學子先后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錄取。2020年,高考全校特殊類型錄取控制線(原本一線)上線135人,本科上線359人,幾乎全部學生升入本科院校,高考高分率較上一年再次增長6.9%,不少學生被國內“雙一流”大學錄取。

      福建西山學校是如何培養學生進入名校呢?和一些“生源好”的學校培養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培養學生慣,注重學生德育

      西山學校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心理特點規律,堅持生活化、校本化原則,從學生良好道德、學、紀律、衛生等慣養成出發,關注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與慣,讓每個孩子養成良好的慣。

      針對小學生實行“三位一體”的管理,班級除了班主任之外,還配備副班主任、生活老師給予學生生活、學、健康、體育等多方面的關心關愛,同時注重慣養成。

      對初中生、高中生同樣實行“教管結合雙班主任制”,雙班主任分為正班主任與副班主任,正班主任通常由主課老師擔任,主要負責學生教學、學的任務。副班主任由體育老師擔任,負責學生德育、生活的關懷與幫助,并且兩者工作有機統一與協同。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生得到了更多的關愛。

      二、課改以學生為核心,培養學生終身學能力

      自2012年起,西山學校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探索出小學部“6+1”、初中部“二三五”、高中部“五步三化”等獨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打造“快樂課堂”“高效課堂”“自主課堂”,著力培養每一位學生學品質、學興趣和創新精神,培養每一位學生獨立、終身學的自主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該校把教學立足點由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努力營造自主學、合作交流的學氛圍。課前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研究、去提出問題。課中解決問題,講解問題。學生通過講解、團隊展示等多種形式以“小老師”的身份將自己學會的內容講給其他同學,并針對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課后分層作業,根據每位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布置分層作業,小組作業。打造“自主、合作、探究、快樂”的特色高效課堂,真正實現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三、帶入創新課程,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為了激發學生學興趣,提升實踐創新能力。西山學校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2018年以來,該校圍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中的三個方面、六大核心素養及18個基本要點,結合STEAM(跨學科學)、PBL(項目式學)和多元智能理論等先進素質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學、實踐和開發跨學科的綜合素質教育校本課程。隨著新高考改革,跨學科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越來越多,西山學校認為背很多遍理論不如可動手實踐一次,只有用到記憶和理解才更深刻。西山學校將所要學的各學科知識點融入活動和實驗中,通過實踐提升學生學興趣,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取知識。目前共研發STEAM課程38套,其中已申請課題2項。研發PBL課程7套。

      四、多樣化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特長愛好

      西山學校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并支持學生的興趣發展,鼓勵學生組建各類活動社團,社團采取學生“自組織、自活動、自評價”的管理策略,發展興趣愛好的同時,提升學生溝通和管理能力。

      目前已有學生社團:機器人、航模、科普、電腦、舞蹈、街舞、辯論、籃球、滑板、羽毛球、動漫、音樂、繪畫、龍獅、足球、自由搏擊等六十多個。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是西山教育的一大特色,我們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做學校生活的參與者,學?;顒右巹t的制定者。發現自己的天賦與興趣,享受絢爛多姿的校園生活,為未來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緊跟倡導,發揮學校體藝優勢

      西山學校緊跟國家育人方向,繼承學校原有的體育和武術基因,將體藝活動納入常態化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部分省市已將中招體育考試成績提高占比,未來會有更多省市提升體育成績占比。西山學校學生每年參加“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標”測試,體質都在中等以上,學生肥胖率低,視力不良率低,學生中考體育考試合格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大膽創新,把學生喜歡的、時下流行的舞蹈引入校園,將音樂與體育相互融合,利用周末或課余時間教同學們跳舞、跳健美操等,增添運動的愉悅氛圍,持續激發學生們的運動熱情。

      在教育“內卷化”的時代背景下,在國家提倡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下,西山學校正在通過培養行為慣和活動,形成好慣和價值觀;通過提升學生學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能力,提升學成績;通過培養行為慣和活動,形成好慣和價值觀;通過體藝常態化課程鍛煉好身體;通過特色校本課程,培養實踐創新、團隊合作能力;通過社團活動,培養興趣愛好和自我管理能力。這些能力正是符合國家育人目標,也是適應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具備了這些能力的學生一定會在”內卷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1999-2017 中國教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54251116號-1

      聯系網站:zgjyw@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